略論中年級的作文教學

2018-03-04 19:23 發(fā)布

暫無內(nèi)容  年級 / 5394 0 1

涼城縣麥胡圖鎮(zhèn)中心校  火速鷹

       筆者走上講臺三十多年來,一直都從事語文教學工作。教高年級語文,發(fā)現(xiàn)所接手的班級中作文水平高的僅有幾個,而大多數(shù)學生的作文均為寥寥數(shù)語。自從接手中年級以來,的確發(fā)現(xiàn)中年級起步作文的難處。經(jīng)過筆者多年的探索,所任教的班級的作文水平也有不少進步。下面,筆者談談自己在中年級作文教學中的幾點嘗試:

       在課文教學中教給學生觀察方法,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做到不脫離實際。 不少文學家都認為:文學離不開生活。學生作文也是如此,如果脫離了生活實際,這樣的作文將會變得滿篇廢話。在對課文的教學中,教給學生所使用的方法。讓學生養(yǎng)成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去觀察、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努力去發(fā)現(xiàn)那五彩繽紛的生活,去寫真人真事,抒發(fā)真情實感。這樣,學生的作文將不脫離實際,不再是一堆廢話。 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積累好詞好句的良好習慣,并能運用在自己的習作中。 杜甫說過:讀書破完卷,下筆如有神。這就告訴我們;只有多讀,才會有廣博的知識,寫起作文來才會如有“神”在幫助。當然,光多讀還不夠,還必須注重積累,將自己在讀的時候認為寫得好的語句摘抄下來,并能在需要時拿出來為自己用。對此,筆者要求每位學生在多讀的同時,準備一本專門用來摘錄好詞好句的筆記本。同時,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從而擴充學生的視野及知識面。養(yǎng)成多積累的良好習慣,這樣,學生寫起作文來就能隨手拈來,容易很多。 以說促寫,提倡模仿,讓學生有一定范疇的習作例文。 筆者曾在擔任小學六年級語文科教學時,班上的一位學生仿照《鳥的天堂》一文寫過一篇《蜜蜂的天堂》。借照學校的花兒引來成群的蜜蜂為材,一氣呵成,寫得十分成功,得到筆者的好評并作為范文在班上朗讀。因此,在每一單元的課文教學中,給學生定一篇習作例文,給學生一個習作的模式。在提倡模仿的同時,筆者告訴學生模仿與抄襲的本質(zhì)區(qū)別。另外,在寫作文之前,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選材、構(gòu)思,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力求做到說清楚。在說的過程中將口語更改為書面語,并在下筆時力求按照所說的去寫,從而提高學生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做到語句通順,條例清楚。 學會自己修改,提高作文水平。 學生的每一篇作文寫好后,筆者并沒有馬上讓學生謄寫在作文本上,而是這樣鼓勵學生:“習作寫好了,請你自己認真讀兩遍,看看有沒有用得不恰當?shù)脑~語和不通順的句子,找出寫錯的字,都把它們改正過來?!弊寣W生自己先修改后,再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相互進行修改,在給自己或別人修改的基礎(chǔ)上逐漸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讓學生的寫作興趣得到增強。 充分利用評語的作用,多肯定,少批評,并鼓勵學生養(yǎng)成記日記的好習慣。 習作評語是學生與老師進行思想交流的橋梁,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一個重要的鼓勵因素。因此,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我們要做到多加肯定,少作批評。筆者認為:對中年級學生作文的評改,更應該如此。筆者在評改作文時,從不去注重學生作文中存在多大的毛病,而是在尋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個詞、一句話,都會是筆者對學生的成功的肯定。同時,在作文評語中,筆者重在教給方法,溝通情感,而不去找學生的不足。這樣,學生在寫作時,往往會自覺地去延續(xù)自己作文中的閃光點。久而久之,作文水平便會漸漸地得到提高,也就不會讓一個班的學生習作水平參差不齊。此外,筆者還要求學生去記日記。在記日記的過程中,強調(diào)自愿,筆者不作檢查。但有一點要求,那就是日記中必須有學生自己的感受、看法。 

總之,筆者體會到教學中年級作文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在課文教學中教給學生觀察方法,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做到不脫離實際。

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積累好詞好句的良好習慣,并能運用在自己的習作中。

三、以說促寫,提倡模仿,讓學生有一定范疇的習作例文。

四、學會自己修改,提高作文水平。五、充分利用評語的作用,多肯定,少批評,并鼓勵學生養(yǎng)成記日記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