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知道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像中國春秋時的管鮑之交,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這一段偉大的友誼差一點就毀于第一次接觸,馬克思冷淡地會見了這個資本家的兒子。
恩格斯比馬克思小兩歲,出生于1820年11月28日,是巴門(即現(xiàn)在的伍伯塔爾)富有工業(yè)者一個大家庭的長子,巴門在離魯爾不遠的杜塞爾多夫的東面,有幾英里的距離。他的曾祖父建了一個經營花邊的工廠,工廠的繁榮使得這個家庭拿到了象征自己地位的盾形徽章。
老弗里德里?!ざ鞲袼古c彼得·歐門合作進行了多方面的投資,建立了更大的紡紗廠,基地在巴門和曼徹斯特。恩格斯的母親來自教師家庭,他們任職于荷蘭語學校。商業(yè)和教會是恩格斯一家的兩個支柱,老恩格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把這兩個支柱植入心靈。年輕的恩格斯在小學是優(yōu)秀的學生,尤其是在語言方面;但是他沒畢業(yè)就離開了學校,為獲得實踐經驗進入了父親的工廠。然而,他利用了一切空閑時間寫了大量的(甚至超過馬克思的)詩歌,到他為獲得更多的商業(yè)經驗1838年被派往巴門時,巴門城市的氛圍已大大不同于充滿了他普魯士的家庭的頑固的、基督教《圣經》式的、清教徒色彩的樣子了。
在巴門的三年,恩格斯努力擺脫他所接受的正統(tǒng)基督教的教育,尤其是命定論。施特勞斯的《耶穌傳》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經由施萊爾馬赫,他很快便轉向了青年黑格爾派。顯而易見,柏林是適合他保持文學興趣的地方,他愿意服兵役,在首都郊區(qū)的兵營中做了一名炮手。在馬克思離開幾個月后,他到了那里。他很快為“自由人”團體所吸引,寫了一本引人注目的小冊子反對謝林,并為《萊茵報》撰稿。在軍隊的歲月結束后,他的父親把他送到曼徹斯特分廠去工作。在去往途中,他經過萊茵地區(qū),與赫斯進行了長時間的會晤,因為這次會面,他作為“一流的革命者”嶄露頭角。他還拜訪了《萊茵報》的編輯;但是馬克思“冷淡地”會見了他,把他看作“自由人”團體的成員,而當時恩格斯剛剛斷絕了同自由人的一切關系。
在曼徹斯特,恩格斯為歐文的《新道德世界》寫了文章,結識了幾位人民憲章運動的領導者,特別是結識了喬治·朱利安·哈尼。他還從曼徹斯特繼續(xù)為《萊茵報》撰稿,并為《德法年鑒》寄送了兩篇文章:一篇是對卡萊爾《過去和現(xiàn)在》的批判;一篇是題為《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的文章,這篇文章對資本主義即將到來的末日所做的極為明確的預言使得馬克思改變了對他的看法,并開始與他通信。從對曼徹斯特狀況的考察來看,恩格斯已經開始為他的名著《英國工人階級狀況》(很可能是已出版的東西中對早期資本主義所做的最為辛辣的批判)收集材料了。
恩格斯1844年8月底回德國途經巴黎。8月28日在具有法國攝政時期風格的一間咖啡屋中,他與馬克思進行了歷史性的會面。這是當時巴黎最為著名的咖啡屋之一,伏爾泰、本杰明·富蘭克林、狄德羅、格林、路易斯·拿破侖、圣伯沃和馬塞特(Musset)曾經是它的顧客。長時間的親密交談使他們在接下來的10天中一直呆在瓦諾街。恩格斯寫道:“我們在理論領域的完全一致是很明顯的,我們共同的工作從此開始了”。在生命的最后時日里,回顧這次合作,恩格斯是這樣簡要地概括了自己的觀點:
……我和馬克思共同工作四十年,在這以前和這個期間,我在一定程度上獨立地參加了這一理論的創(chuàng)立,特別是對這一理論的闡發(fā)。但是,絕大部分基本指導思想(特別是在經濟和歷史領域內),尤其是對這些指導思想的最后的明確的表述,都是屬于馬克思的。我所提供的,至多除幾個專門的領域外,馬克思沒有我也能很容易地做到。至于馬克思所做到的,我卻做不到。馬克思比我們一切人都站得高些,看得遠些,觀察得多些和快些。馬克思是天才,我們至多是能手。沒有馬克思,我們的理論遠不會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所以,這個理論用他的名字命名是公正的。
這段話很可能是準確地描述了他們后來的關系,雖然很明顯恩格斯對馬克思的財政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但就理論來說,人們爭論說(有很大的合理性)在恩格斯使他的朋友馬克思幸存的13年中,恩格斯竭力(在他所有過于清楚的敘述中)吸取了馬克思很多微妙的思想。雖然如此,1844年夏末,恩格斯帶著關于資本主義的實踐經驗,給予馬克思的要多于從馬克思那里所接受到的。
從此開始的友誼一直持續(xù)到了馬克思生命的結束。馬克思恩格斯都來自安逸的中產階級家庭,有著相似的出身,都有對詩歌的年輕的熱情,都從青年黑格爾派的自由主義轉向了激進政治立場,因此有足夠的經歷形成長久的友誼。但這種友誼的不同方面要多于它的相似之處:馬克思的長處在于他抽象的能力。他完全吸取了黑格爾的方法,他的辯證方法以一種機智的綜合把諸多元素混合在一起。當馬克思在研究黑格爾的時候,恩格斯正在獲取實踐經驗,正在以專職商人的身份親身考察;恩格斯永遠敏于綜合,寫作快捷、清晰,有時還使用甚至馬克思也不熟悉的教義。他們的生活作風也很不相同。恩格斯的穿著一定是毫無瑕疵,他的研究永遠是有條不紊,他有著商業(yè)般的精細,花錢有條理。馬克思疏于衣著,研究很沒有條理,毫不關心如何管理錢財。而且,馬克思毫無疑問是個有家庭的人,不管他有時可能對這一點是多么后悔;恩格斯是一位卓越的追求女性的人,雖然他長時間地擁有愛,但一直拒絕婚姻。
這里是評論的內容這里是評論的內容這里是評論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