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下的思考

2021-12-27 14:52 發(fā)布

磴口縣實驗中學 / 翟銀錄(指導老師:)

沒有一個凜冬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暖春不會來臨。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以來,人們的生活悄然發(fā)生了改變。 2019年新冠疫情來勢洶洶,人們猝不及防,公安干警、防疫干事、政府工作人員、社區(qū)工作人員等都戴著口罩、手套,走上各大路口、關卡、營業(yè)門店、小區(qū)門口,排查出入人群,測體溫、查行程碼、做登記,督促人們戴口罩,沒有大事不要出門。危難來臨時,醫(yī)護人員為病患者爭分奪秒地搶救生命;共產(chǎn)黨員、領導干部站在第一線,迎著晨曦、望著落日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護佑一方百姓生活安寧、秩序井然……真的,沒有什么歲月靜好,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他們不是生而英勇,而是選擇了無畏! 車水馬龍的街道突然沉寂了,有極少數(shù)匆匆而過的行人,車輛也雪藏了。2021年10月,額濟納旗疫情爆發(fā),與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也光顧了我們這個小城,緊張氣氛再次來襲,熙熙攘攘的人群變成了零星的行人。夜幕降臨時,個別散客有序光臨飯店,人們都戴著口罩,和人隔著很遠,昔日的喧嘩銷聲匿跡,餐桌上早也沒了野味的蹤跡……肆意捕殺野生動物,以此帶來味覺上的快感,終于給人類帶來了慘痛的代價——非典、新冠的肆虐,讓多少無辜的生命凋零!警鐘長鳴,人們終于學會了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也敬畏當下平淡而充實的生活! 人們出門都戴著口罩,回家都養(yǎng)成了勤洗手、勤通風的好習慣。消毒液、洗手液、酒精濕巾、口罩已成為人們家庭居家必備品,公筷也走上了家庭餐桌和飯店餐桌。出于對健康的考慮,人們養(yǎng)成了良好的飲食習慣,公勺公筷已成為必需品。一場疫情,將多年的疏忽變成了警醒,沒有什么習慣不可改變,當它威脅到我們的生命時,所有的漠視也許就變成了殺手锏。 “線上課堂”、“線上辦公”讓大人、孩子宅在家中,有了沉迷網(wǎng)絡的大把時間,卻少了親近自然、走進公共場所的機會……當春風吹遍了祖國的每一個角落,當杏花、桃花、梨花次第開放時,花下少了孩童們嬉戲的身影……疫情有效防控下,人們開始走進自然、走進課堂,心中多了一份敬畏、多了一份珍惜、多了一份專注!盡管依然戴著口罩,孩子們少了大肆地打鬧,彼此的距離和飛揚的眉眼反而讓我們多了一份親近。師生進測溫棚有序進校園、隔一米距離有序打飯、單桌同向吃飯、戴口罩、勤通風、勤消毒……這已經(jīng)成為生活常態(tài)!最主要的是我們對這樣一種井然有序、安然無恙的生活多了一份親近和迷戀。沒有什么風平浪靜,祖國安康更讓我們熱切期盼的! 一場疫情,沖擊著我們的思考力,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更顛覆了我們對世界和生活的認知!一場疫情,心中敬畏選擇無畏的逆行者,敬畏自然,敬畏每一個用心生活的生命!我們熱切期盼我們的祖國富強安康,無限自豪作為中華兒女活得快樂而有尊嚴!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還做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