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拙“求進

2022-12-04 09:42 發(fā)布

上海市風華初級中學 / 張雪婷(指導老師:張雪婷)

早些年,人民日報發(fā)表過一篇同名文章,其中有一句話讓我感觸頗深:“近不修,則無以行遠路;低不修,則無以登高山?!? 上海就有一個老字號,近乎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鮮得來。你如果向上海人詢問哪家的排骨年糕有名,10個人可能有9個人都會提及這個名字。以一塊排骨年糕發(fā)家,并支撐半世紀的品牌真得算個傳奇?,F(xiàn)在,我們就追隨“鮮得來”的發(fā)展歷程,去看看老字號背后的守拙求進。 早在1921年,現(xiàn)在的西藏南路177弄口,一個攤檔、三只半臺子、幾條長凳、一口鐵鍋、爐子被何世德支起,還支起了美食傳承的薪火。當時,何世德憑借傳統(tǒng)手工藝年糕、排骨的優(yōu)勢和親民的價格,一舉獲得了民眾的青睞。一些食客買了后甚至等不及帶回去吃,就迫不及待的站在一旁享用至味了。 “鮮得來”這個名字保存到現(xiàn)在可并不容易,中間反反復復經(jīng)歷了幾次更名,終于又回到了本初。 那定有人問,既然是守“拙”,那現(xiàn)在的風味呢?現(xiàn)在的排骨,可能由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體積略不敵從前了。畢竟這么多年的風沙,不是哪家店都經(jīng)得起吹打。當然,味道并不差。我有幸品嘗過一次。咀嚼著白而糯的年糕與被辣醬油浸潤的排骨,細細品味著香與酸在味蕾中的同時綻放,那一課,我很滿足,很幸福。我不禁感嘆,它守住了“拙”。 那“求新”呢?先前使用的泰康黃牌辣醬油如今變成了鮮得來自制的辣醬油,這款曾在市場上賣到斷貨的“配角”,在走進餐廳后搶盡風頭。上海人鐘愛這“配角”,吃排骨年糕時也必須淋上辣醬油,金黃的排骨吸飽了辣醬油,便讓排骨這靈魂更加有趣,叫人欲罷不能了。這便是“求進”。 其實,不禁“鮮得來”,很多博物館、歷史性建筑等,給出了自己的創(chuàng)意方案。故宮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依然耐人尋味,許多游客來到古舊的建筑中,尋覓那抹獨屬東方、獨屬中國的神秘美;故宮還敢于創(chuàng)新,推出了一系列文創(chuàng)產品,大獲好評。 人,也該向老字號,向“給出創(chuàng)意方案”的建筑們學習,守住本質,開創(chuàng)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