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深處

2021-07-11 22:32 發(fā)布

扎賚特旗音德爾第三中學 / 哈琳(指導老師:蔡桂榮)

? 記憶深處 有些記憶猶如海灘上的腳印,海浪一過瞬間消失,有些記憶猶如海灘上的貝殼,海浪一過,變得晶瑩剔透。漫步在記憶深處,芳香仍舊氤氳。 坐標,哈爾濱市第一醫(yī)院。 旅游時偶感風寒,無奈前去就診,醫(yī)院大廳里,到處氤氳著疲憊和焦慮,我皺了皺眉頭,忽被一陣鋼琴聲吸引,月光穿過喧囂,發(fā)現(xiàn)那琴聲出自角落。 原來,琴聲出自一架鋼琴,鋼琴?懷著好奇我查了百度,原來這是國內大多數(shù)醫(yī)院的一項人文關懷,是為緩解人們的焦慮而準備的,但又有誰會去彈奏呢? 坐在鋼琴前的是一位老先生,藏青色的中山裝微微發(fā)白,滿頭的白發(fā)矍鑠地立著,帶著一份軍人的堅毅和剛強,微微佝僂的背,皺紋中藏著的從容,從指間流出的琴聲,又帶著藝術家的一份柔和,內斂。曲子彈的并不流暢,是我們都熟悉的《喀秋莎》。“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漂著柔曼的輕莎。”我不禁跟著低聲哼唱了起來,這曲子并不難,但情感是綿延的,曲調是歡快的,仿佛周圍的焦慮和疲憊都被老者彈走。隨之來的,是我的疑惑,他為什么會在這里彈琴?是因為家人的痊愈還是因為自己戰(zhàn)勝了病魔?太多的好奇促使我走上前去詢問,可卻因不忍打斷這樣的美好而駐足凝望。 ? 周圍的人依舊疲憊,焦慮,可誰又能否認不會被這樣的美好而打動呢?誰又會忽視一個老者對生命的贊美和謳歌呢?我被深深打動,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下來。 從醫(yī)院出來后,天很藍,風很輕,你可知道,醫(yī)院的墻比教堂聽到更多次的禱告。你可知道,即使生命如螻蟻,也有人心向光明。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而真正打動人心的又有多少?我們不能決定自己的生死,但我們卻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老先生用鋼琴創(chuàng)造了生活的美好,用生活譜寫了生命的謳歌,這件事刻在我的記憶深處,經(jīng)歲月洗刷,卻歷久彌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