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魂,游云臺山有感

2025-07-16 15:41 發(fā)布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qū)秋實學(xué)校 / 于潤澤(指導(dǎo)老師:戴云龍)

山是大地未完成的云 ———題記 晨霧未散,我隨車入山,云臺群峰裹在霧中,霧氣似有呼吸,在玻璃之上,時隱時現(xiàn),山路蜿蜒,每一轉(zhuǎn)彎都有新的蒼翠入眼,真應(yīng)了那句“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購票進入,深入地下68米的紅石峽,果然名不虛傳,父母與我沿著峭壁棧道下行,指尖觸到赭色的巖壁,竟是濕潤的涼,水在這兒活了,流水掙脫山巖縱身落下,飛沫如針尖刺頰,清泉伏行于石上,前人那句“穿崖出洞二十里,寶塔三五澗中起”得以具象化, 午后,水聲驟然圍攏,三步一泉,五步一譚之景,令人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到敬佩,“丫”字瀑轟鳴震得胸腔發(fā)麻,行至不老泉,我學(xué)著眾人掬飲,涼意卷著微甜直沖喉頭,這是一片樹葉,竟落在我的頭上,像是神話中的仙人一般“撫吾之頂,受之長生”,長生非渺茫,這澄澈卻真。 休整一晚 輕裝上陣,欲登茱萸峰頂,一眼望去,山勢如龍脊,踏上去才知厲害,山風(fēng)咬住鞋底,腿肚漸漸開始脹痛,及至山頂,山風(fēng)猛地撲來,掀開了與后背粘合的半袖,一個寒噤,抖去一身的疲勞,此刻“登山二三載,終至凱旋歸”,再走上幾步,看到藥王洞前那棵紅豆杉樹干溝壑縱橫,掌心底下這樹干如觸之千年吞吐的風(fēng)霜。此刻,王維“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秋思,穿透千年同我共鳴。原來詩人種下的茱萸早已成為這參天巨樹。 下山后上車離去,暮色下的云臺山漸漸化作青黛色的剪影。當(dāng)王維的茱萸在云臺峰頂長成文化根脈,當(dāng)歷史烽煙淬煉過這太行巖石,當(dāng)今日不老泉水滋養(yǎng)著山民,這云臺山便不只是地質(zhì)奇觀。14億年巖層托舉的是5000年文明,在時間長河中屹立不倒,滿山草木呼呼,正與這960萬平方公里的地脈同頻共振。 山河有魂,國魂亦在其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