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翻譯】
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憂愁,勇敢的人不畏懼。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翻譯】: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不順當合理,說話不順當合理,事情就辦不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翻譯】:自身端正,不用命令人們就會遵行;自身不端正,雖發(fā)命令也沒有人聽從。
▼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翻譯】:莊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會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夠使喚人。
▼君子立身,雖云百行,唯誠與孝,最為其首。
【翻譯】:君子在社會上立足成名,盡管需要修養(yǎng)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誠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聚如丘山,散如風(fēng)雨,迅如雷電,捷如鷹鶻。
【翻譯】:(用兵之道在出奇制勝):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如同山丘一樣不可震撼,分散的時候又如風(fēng)雨一樣無處不在,行動像閃電一樣迅速,動作像鷹鶻一樣兇猛。
▼朝廷行事茍不自正,何以正天下?
【翻譯】:朝廷里的人自己行事都不正,怎么要求天下的人行為端正呢?
▼馨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翻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筆)也寫不完罪惡;放盡東海之水也無法流完惡行?。ㄗ锎髳簶O)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翻譯】:以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興衰和更替;以人作鏡子,可以明白得失。
▼負薪救火,揚湯止沸,以暴易暴,與亂同道,莫可測也,后嗣何觀!
【翻譯】:背著木柴去救火,揚起沸水來止沸,用殘暴來代替殘暴,與原來的混亂同出一轍,其后果之嚴重是很難預(yù)測的,這樣下去,后世子孫們將會怎么看呢?
▼居官當廉正自守,毋黷貨以喪身敗家。
【翻譯】:當官的人應(yīng)該廉潔公正,堅持自己的操守,不要因為貪財而喪身敗家。
▼成遠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顧細謹。
【翻譯】:有長遠打算的人不應(yīng)為眼前的一點怨言而擔憂,做大事的人不必顧及一些細微瑣事。
▼居高而必危,每處滿而防溢。
【翻譯】:居高位一定要有危險意識,東西滿了要防止它溢出來。
▼智者棄短取長,以致其功。
【翻譯】:聰明人舍棄短處,發(fā)揮長處,以此來取得成功。
這里是評論的內(nèi)容這里是評論的內(nèi)容這里是評論的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