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護照是怎么回事?

2019-12-19 00:00 發(fā)布

暫無內(nèi)容  年級 / 2956 0 0

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們在出國之前需要辦理一個東西,那就是護照。而在很久以前,我國要想去其他國家是不需要護照的,因為我們國家實力足夠強大,讓他們只能望其項背,我們愿意邁進他們國家的土地,只會讓他們感到臉上有光。

  然而自清朝末年開始,我們這種唯我獨尊的景象沒能繼續(xù)保持下去,這時候清朝才發(fā)現(xiàn),如果要想進步和強大就必須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為了避免騷亂和保持對西方國家的禮儀,清朝逐步推行了護照。護照在中國歷史上的準(zhǔn)確誕生時間是在十九世紀(jì)四十年代之后。根據(jù)現(xiàn)有資料查證,清朝時期的護照長87厘米,寬56厘米,這是一個“鴻篇巨制”,比起現(xiàn)代的護照,清朝的護照為何如此巨大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清朝的護照。

  說到清朝護照,為什么清朝會將這公文命名為護照呢?這主要是因為護照蘊含著保護和關(guān)照在里面,護照里面有句話,寫著:“仰沿途地方關(guān)卡一體如照保護,勿任阻滯”。翻譯過來就是清朝政府希望西方國家在看到這本護照后能夠?qū)η宄淖用襁M行格外照看,保障他們的出行平安,因此這個公文被命名為“護照”。當(dāng)時清朝在國際上是毫無地位的,不僅飽受西方國家的欺凌,而且在各方面的發(fā)展都比不上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工業(yè)革命的西方國家,所以清政府這句根本就是空話,并無真正的效用??伤麄儾]有意識到這一點,還沉浸在天朝地廣物博,誰也不用怕的幻想里。當(dāng)然,他們后來也為自己的狂妄自大付出了代價。

  很多人可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在沒有指紋和照片的年代,清政府在頒發(fā)護照時如何確保持證人在拿到護照后中途不會被心懷叵測的人偷走,加以利用呢?清政府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他們用了最老土,也最有效的辦法,他們會在護照上面將持證者的樣子清清楚楚地寫出來,為了盡可能地避免漏洞,他們會將每個人的五官都形容得很詳細準(zhǔn)確,這也就是為何初始版本的護照尺寸很大的原因,因為護照的版面大部分都被用來寫關(guān)于持證人樣貌的語句了。不過,即使是這樣“鴻篇巨制”的大護照,依然保護不了清朝的子民,依然讓大清子民在國外別人看不起。

  護照的變化其實也暗藏著科技力量的變化,如果我國一昧墨守成規(guī),不知道去發(fā)展和改變,國家也不思進取的話,那么護照就會一直是手寫的那種老舊版本。所以說,一個小小的護照的背面其實就是一個國家實力的象征,國家強盛了,護照自然就能保護人民,國家沒落了,護照就是清朝護照那種“樣子貨”。